图为《八角笼中》宣传海报。 片方供图
(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7月6日,王宝强自导自演的新片《八角笼中》正式上映。此前,影片就已凭借超4亿元的点映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点映票房冠军。
影片讲述了沙场老板向腾辉收留一群孤儿,通过教授孩子们格斗知识,改变其人生命运的故事。故事里,他们经历了外界舆论的误解与质疑,甚至毁灭性的打击。
自出道以来,王宝强塑造的多个人物形象为观众所熟知。他是《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唐人街探案》里的唐仁……作为演员,他获奖无数,演技早已获得观众认可。
这位贫寒家庭出生、从“草根”逆袭成明星的男演员的成长经历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而在当导演这件事上,王宝强自认“不服输”。
很多人还记得,6年前,王宝强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大闹天竺》上映后口碑滑坡,豆瓣评分3.7。在获得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电影、导演、编剧三项“重磅大奖”后,王宝强成了“该评奖历史上第一位亲自现身领奖的一线明星”。
如今,自《唐人街探案3》后许久没有露面的他,携自导自演的现实题材影片《八角笼中》重新回归大众视野。这也是时隔6年,继《大闹天竺》后,他再度以导演身份回归影坛。
有评论家表示,《八角笼中》延续了王宝强以往作品中带有泥土气息的角色形象,升华了他对小人物灵魂世界的深刻理解。影片对家园景象的再现,对孩子们质朴、原生态表情的定格,都带来了强烈的现实感和现场感。
很多网友看到了这部作品的“真诚”。有网友称,影片有笑有泪,“又燃又爆”。
这一次,在做导演这条路上,王宝强似乎终于冲出“牢笼”,收获成功。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王宝强对曾经的失败并不避讳,他主动提及首部执导作品《大闹天竺》,称6年前自己“愧对观众”,因为缺乏经验拍出让大家失望的作品。
7月7日,在“每天飞到一个新城市”的密集路演日程间隙,王宝强接受《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以下是《法治周末》与王宝强的对话。
“这回,我得争口气”
《法治周末》:据了解,《八角笼中》取材于2017年轰动一时的“恩波格斗事件”事件。请谈谈这个剧本的创作初衷,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真实事件来进行改编呢?
王宝强:当年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很受震撼,于是找到了事件的原型人物恩波教练。见面之后,我们很聊得来。
最触动我的就是恩波用格斗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出路以及一个温暖的家。他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胜似父子。
我理解那些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从不缺力气,但是劲往哪使?是恩波给了他们方向和出路。
我与恩波一直保持联系。他的经历也是一波三折,好像命运一直跟他叫板,新闻事件爆出之后,他的俱乐部一度解散。很多人不了解格斗这个运动项目,他也不太善于站出来解释。恩波经历过网暴,感受过绝望。我觉得他的经历值得让更多人看到。
不久前,恩波还生过一场大病,我曾以为他或许等不到电影上映的这一天。那样的话我内心将会无比愧疚,因为他对我那么信任,这部电影也是他的希望。万幸的是,他从鬼门关绕了一圈又回来了。电影上映后,恩波和片中的苏木等原型人物看过影片后都很激动,他们多次向我表示感谢。
《法治周末》:整个创作过程是否顺利,其间遇到过哪些挑战和难题?
王宝强:剧本创作时间很长,花了三四年时间。
这期间,花了不少钱,换了多位合作编剧,各种类型方式的剧本路线都试过。那段时间我经常感到焦头烂额,一年又一年,时间过得太快了,剧本迟迟创作不出来,真的很着急。
最后决定与年轻编剧七七合作,是因为我们很投缘,能聊得来,他的路子是对的。剧本创作的每个阶段我都参与了,七七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表达,最终我们共同完成了既有艺术感又有故事性,且能让大家共情的剧本。
困难是一个接一个。剧本创作出来以后,该找资方签合同的时候,没有人投钱。这跟当时电影市场还比较冷淡有关,最主要还是大家对我当导演存有质疑。在有些人看来,王宝强就应该拍喜剧,不拍喜剧肯定没有市场。所以我一直是憋着一口气,哪怕我自己去贷款,也要把电影拍出来。
我得对得起影片里的原型人物,和一直支持我的观众们。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
这回,我必须得争口气。我用了6年时间,就为拍一个好电影给观众,就是让观众看结果,这个过程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现在都不再重要。
可以说,我是用了“洪荒之力”,才把这电影拍出来,带到观众面前,说实话我都蛮佩服我自己。
“这6年,我一直待在自己的‘八角笼’中”
《法治周末》:片中的小演员均来自四川当地。当时选演员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些小演员的表现?
王宝强:剧本创作是最难的部分,其次就是选演员。去大山里找到这些能演戏的孩子,挺难的。
我当时的标准是,必须是来自大山的孩子,要能看得出他们的淳朴、真挚和他们眼睛里透露着的光。当然,他们还得能吃苦。从某种程度来说,我是在寻找童年时代的自己。
这些小演员有灵性,有悟性。他们不用说话,光是站到那儿,我就能感受到他们心里想说什么。
我拍这个题材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找到这些孩子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一直在挑战各种不可能。而电影要传递的也是打破所有不可能的精神。
电影上映后,有很多人感叹这些小演员选得好、演得好,纷纷来问我从哪里找来的演员。
《法治周末》:你曾提到,随着年龄增长,希望观众提起“王宝强”,不再单纯想起那个喜剧演员的形象。在表演风格和作品创作上,你希望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王宝强:我做演员这么多年,也拍过很多不一样的角色,我觉得每次都有一定突破。我也一直在寻找机会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王宝强。
随着年龄增长,我愈发想表达,我并不是只能演喜剧。《八角笼中》的故事是可遇不可求的。
对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创作,最重要的是要真诚。创作者的真诚观众能感觉到,观众能产生共情。整个电影的核心是向观众传递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不认命的精神。
这次出演向腾辉,为了准确把握角色,我用两年时间把自己吃胖。随着6块腹肌的消失,我成了一个大肚子。身材走样后,我挺有失落感的,但一穿上向腾辉的衣服,又觉得特别开心,因为这个人物形象看起来特别对。
坦白说,我很没有语言天赋,唱歌都跑调。但为了尊重原型,我必须得学说四川话,再不好说我也得学。
这6年,我一直待在自己的“八角笼中”。这部电影上映了,我得到了观众认可,也算是“破笼而出”。
《法治周末》:你最喜欢片中哪些台词,对哪些镜头印象深刻?
王宝强:影片中那句“生如野草,不屈不挠”,正是我想说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股劲,打破自己人生的枷锁,冲破命运的牢笼。
每个普通人可能都会经历过坎坷和困境,我何尝不是。我到了不惑之年,回头去看,发现自己经历了很多困难,都一个一个克服了。
凭借坚强的信念和力量,就能战胜这些困难。我希望影片传达给大家这样的正能量。就我的角色而言,我很喜欢采访那场戏。那是一次灵魂拷问,那场戏节奏和状态都很重要。
“我找到了对电影的全新认知”
《法治周末》:你希望《八角笼中》带给观众什么样的观影体验,希望大家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什么收获?
王宝强:这部电影想传递给观众的是:要对生活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不能因为一些来自社会的压力,或因为自己现状不如意,就想不开、走歪路。
如果有人觉得内心不够强大,我建议他看看《八角笼中》。我觉得做人就是要有信念,不然很容易放弃。我认为电影是给人希望的,而不是让人绝望。
我还希望借这个电影,让大家多多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多给这些孩子一些温暖和机会。在前期调研时,我在山区看过他们打比赛,他们在赛场上那种冲劲,非常令人感动。
《法治周末》:这部影片中还有哪些表演上的突破?如何评价片中其他演员的表现?
王宝强:张祎曈饰演的苏木姐姐值得一提。她虽然戏不多,但是我觉得她演得非常好。一场戏就把一个又当姐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的人物演活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就是现状,就是生活。
在戏中,她眼睛里既没有透露太高的期望和欲望,也没有特别灰心丧气,这样反而很有力量。
我非常喜欢陈永胜,他饰演成年马虎。他的表演是非常有张力的,然后戏中的泪点都给了两个孩子(成年苏木和成年马虎)了,比如,他俩在监狱里的那场戏,特别感人,很多人在看那场戏时都哭了。
最后那场打斗留给了苏木(史彭元饰),他担当了重任。这场绝地反击的对决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我对他们的表现都非常满意,片中每一个人物都很有生命力。
《法治周末》:有看过点映的网友吐槽,认为成年苏木的外形似乎没有了“野孩子”那股劲。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王宝强:这部电影不是纯体育片,重点不在于打,而在人物的内心。八角笼是孩子们的格斗擂台,但实际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只隐形的“八角笼”。只有战胜了种种困难,最后才能破笼而出。
我不怕有人吐槽。6年的时间,从电影里大家能看到我的时间花在哪儿了,心血用在哪儿了,这就值了。
《法治周末》:回头来看《八角笼中》,有没有觉得遗憾的地方?
王宝强:说没有遗憾是不可能的。人都没有完美的,更何况作品呢。
但说实话,我从心底里喜欢、认可这部电影。尤其是片子刚剪辑出来时,我看到后哭得泣不成声。
我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到后期一路走来。电影拍完之后,我看过很多遍,真是一遍遍看,百看不厌,每次看都有感动的地方。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得打开电脑看一下,有时我想是不是自己太“入戏”了?而现在事实也证明,这部电影就是好看。
从《八角笼中》我找到了对电影的全新认知,包括对电影叙述方式的认知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系统表达。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立即在线咨询 >
法制法律网,中国知名的 法律咨询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CopyRight@2003-2022 fazhi.net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16495号-2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39 674 669@qq.com